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致富技术 > 正文
    购物车
    0

    大棚病虫害解决2

    信息发布者:徐龙伟
    2018-12-26 16:10:17   转载

    为保护好大棚入口处的蔬菜,防止冷风吹入大棚,菜农可以在棚门口处设置缓冲间。





    菜农在后墙或东西两山墙上开门的,可在棚道内设置缓冲间。将一块宽度在4米左右,长度6-10米的薄膜,将薄膜的一侧固定在大棚后墙的立柱上,然后再用钢丝或尼龙绳从薄膜与棚道等宽的地方吊起并固定好。两侧棚膜封好即可,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当菜农进棚时,只要掀起缓冲间一头的薄膜进入即可。


    对一些把小门开在棚室前脸处的大棚来说,可在门口内侧用薄膜围成一个长方形的空间。薄膜可悬挂在棚架的铁丝上。菜农进棚时先进入缓冲间,开门吹入的冷空气也被阻隔在缓冲间而不能直接吹到蔬菜上。当人进入棚室之后,关闭小门即可。


    这种操作,极大地缓解了冷空气直接进入棚室,对门口蔬菜的影响。此缓冲间也可用于放置菜农们的衣物,避免棚室内潮湿的空气弄湿衣服。对于棚外入口处,菜农可使用草帘挡风,但是一定要用薄膜将草帘包严,以降低草帘的透风性。





    3、措施三:适时打开棚上部放风口


    刚拉开棚时,因为棚内温度与蔬菜植株的温度相当,这时蔬菜上并不会产生露珠,但是随着棚内温度升高较快,而植株表面的温度升高慢,植株温度低于棚内温度,从而造成棚内湿气在蔬菜植株表面凝结成露珠,如果这时将通风口打开进行放风,就会导致冷风急剧将蔬菜叶面及果面的露珠吹干,从而造成干叶、皴皮。


    有些菜农为图省事,当棚内温度上升到25℃以上时,一次性将放风口开到最大,也会导致植株体表面温度变化剧烈造成蔬菜生长不良,果实发生皴皮。


    菜农应该什么时候通风适宜呢?





    晴天放风,分两次进行。


    第一次:早晨拉开棚1小时后,敞开上风口3厘米左右大小放小风,目的是将棚内的湿气排出,补充棚内的二氧化碳,为光合作用的顺利进行添加原料同时又能及早排放出棚内的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早晨刚拉开棚时,棚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在1%以上,来源是蔬菜经过晚上的呼吸作用自身释放出来的和土壤中有机质分解释放的。光合作用进行1小时左右,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为0.01%左右,即使在强光和高温下光合速率也会逐渐变弱。所以,此时要提早放风,让二氧化碳早进棚,为光合作用进行创造条件。


    第二次:等棚温上升到28℃以上时,对于茄果类蔬菜,随着棚内温度的升高,应逐渐将放风口敞开到8-10厘米为宜,而对于需要生长温度较高的黄瓜、丝瓜等蔬菜大棚,只需将放风口逐渐敞到6-8厘米即可。





    提醒大家,如果蔬菜已经侵染了如灰霉病、叶霉病等病害,第二次通风应该有所差别。第一次放风半小时后,及时拉上风口,使棚温迅速升至30-35℃,保持一个小时左右,然后进行第二次放风。目的是制造不利于病原菌生长的环境条件。


    在大棚内,由于大棚两山墙会见光吸热,所致棚两头温度升高慢一些,从而使得棚两头温度低于大棚中间的温度。在放风时,菜农应将大棚大棚两头的放风口开得稍小一些即可。


    放风口大小也要根据风向确定。当刮偏西风或西风时,风会顺着放风口进入棚中,从而导致棚内东头温度较低,菜农可以在放风时将东头放风口适当关小,而大棚西头则需要将放风口加大,以降低棚西头的温度,保证棚内温度一致。反之,当遇到东风或者偏东风时,则要采用相同的管理措施。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